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政协民主监督性调研的着力点

发布时间:2021-09-10 来源: 天津市政协 作者:佚名

  张华明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政协民主监督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十三届全国政协以来,汪洋主席和全国政协党组对做好民主监督工作作出重大部署,首次制定民主监督工作计划,近期召开的2021年度全国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务虚会专门围绕做好新时代政协民主监督工作交流研讨。开展调查研究是做好民主监督工作的基础。笔者主要结合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今年组织开展的“推进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民主监督性调研(以下简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调研)案例,以解剖麻雀方式,总结做好民主监督性调研的有效举措。

  把握性质定位是民主监督性调研的关键所在

  要准确把握民主监督性调研的性质定位,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优势,做到秉持公心愿监督、直言不讳真监督、有理有据善监督。一是在专门协商机构视域下组织开展民主监督性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情况开展民主监督。政协专委会应发挥“专门中的专门”“机构中的机构”的优势,把围绕“十四五”规划贯彻落实开展民主监督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实。二是把牢协商式监督的性质定位。政协民主监督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上,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协组织的各种活动中,依据政协章程,以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融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它不同于人大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等监督方式,发挥作用不靠说了算、而靠说得对,建言不决策、监督不强制。三是突出监督性调研的鲜明特征。民主监督性调研和一般专题调研很大不同点就是其监督性更强,在选题方向上有自身特点。民主监督性调研议题主要围绕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而一般专题调研主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某个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是民主监督性调研的必然要求

  民主监督是针对重大工作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设计的,问题是监督的先导。一是“聚焦问题”是民主监督内容的本质要求。民主监督内容和方式决定了民主监督性调研的着力点。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贯彻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调研活动。民主监督的主要方式是提出意见、批评、建议,提出批评建议的前提是精准把握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深入研究问题。二是将“发现问题”贯穿民主监督性调研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问题是民主监督性调研的灵魂,只有牢牢扭住问题不放,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民主监督性调研才不会虚化、泛化、固化。比如,在组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调研时,注重加强问题鉴别,下大气力分领域、分专题梳理各方面反映的突出问题。调研前,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6个相关部门情况介绍,初步掌握了全国范围内存在的“面上”共性问题,并带着问题下去调研;调研中,通过与有关地方党政部门进行座谈交流,到14个村庄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对“点上”个性问题有了更加深刻认识;调研后,与6个相关部门再次进行协商交流,反馈交流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通过这样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最后梳理形成了6大类问题。三是将“解决问题”作为民主监督性调研的目标任务。政协民主监督目的是协助党和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增进团结、凝心聚力。“发现问题”是民主监督工作的第一步,“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比如,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调研中,调研组发现当前村庄规划编制实施不够精准有力的问题,“千村一面”“有面子无里子”现象没有根本改变,为此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坚持平等协商是民主监督性调研的基本原则

  要发扬“团结—批评—团结”的优良传统,尊重和保障委员民主权利,开展深度协商交流。一是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重要作用。在人民政协开展民主监督工作,源自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互相监督的理论和实践。参加人民政协的党派团体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渠道畅通、联系广泛,位置超脱、视角独到的特色优势。比如,组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调研由联系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的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辜胜阻带队,充分发挥了部分民建界别委员的调研主体作用。二是坚持交流和交锋并重。在开展民主监督性调研活动时要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坚持求同存异,有争议问题允许不同意见的交流交锋交融,实现发扬民主与增进共识相统一。比如,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调研沟通协商座谈会上,关于农村一些环保设施用地问题,自然资源部同志坚持严格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审批有关用地,农业农村部同志认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两个部门基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意见,真理越辩越明,不同的意见表达有利于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三是明确监督对象。在把握好政协民主监督性质定位的前提下,积极构建多层次监督对象,适当扩大监督覆盖面,有关部门是监督对象,有关地方也是监督对象,做好与被监督对象的沟通协调。在中央层面:根据国务院有关分工安排,推进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工作主要涉及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乡村振兴局、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主管部门,在这个层面采取同级监督,提出监督意见,强化对口联系,重点监督中央有关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有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落实情况。在地方层面:今年,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调研主要在福建、湖南等地开展,在这个层面采取联动监督,重点监督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在地方的具体贯彻落实情况。一方面,通过全国政协调研组开展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抄送监督意见对有关地方提出意见建议;另一方面,委托地方政协农业农村委围绕相关议题对同级有关政府部门开展民主监督,提出监督意见,做好跟踪督办。

  坚持双向发力是民主监督性调研的重要特征

  民主监督性调研要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在组织相关调研活动中实现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的有机统一,把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作为“左右手”,坚持两手都要用、两手都要硬。一方面:围绕相关议题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和建议,帮助党委和政府改进工作。另一方面:在民主监督过程中注重凝心聚力,引导委员积极宣传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做好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注重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比如,在组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调研时,调研组一手抓建言资政,通过召开一系列座谈会、认真梳理调研成果,多措并举切实提高建言质量;一手抓凝聚共识,所到之处向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积极宣传“十四五”规划中有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政策内容。

  做好成果转化是民主监督性调研的重大目标

  要坚持结果导向,科学评判民主监督成果,通过多样化履职方式积极转化调研成果,提升监督实效。一是切实提高民主监督性调研报告质量。要充分反映民主监督性调研的特点,在基本情况中总结归纳好开展民主监督工作的重大举措,加大问题反映的内容权重,提高具体建议的针对性。要加强分析研究,广泛收集、梳理、消化各方面材料,分分类、排排队,在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上下功夫,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清逻辑思路。要增强报告的说服力,运用权威数据,发现典型事例,吸收基层调研中了解到的鲜活语言,让问题更加客观尖锐,让建议更务实可行。二是建立健全成果办理反馈机制。强化重大调研成果的跟踪、反馈和评估,及时跟踪领导同志对调研成果的批示情况,收集有关部门对委员所提意见、批评、建议的吸收采纳情况。适时组织召开有关座谈会,听取重点监督意见办理情况通报。将办理回复情况及时通报参加监督的有关单位和政协委员。三是不断加大民主监督性调研的宣传报道力度。民主监督工作既要干得好,也要讲得好。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民主监督性调研成果,把“小故事”和“大道理”结合起来,讲好政协委员履职故事,讲好政协民主监督故事。

  (作者单位: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办公室)


原文链接:http://www.tjszx.gov.cn/xxyd/system/2021/09/09/0300047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