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网上提案 > 正文

择一事 终一生——记南川区政协委员张信江

发布时间:2021-11-12 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作者:佚名

  张信江,南川区政协委员,南川区皮肤病防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从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到年近五旬的中年人,整整25年,张信江只干了一件事——当一名救治麻风病患者的医生。这样的执著,让他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成为了麻风病治疗领域的专家,赢得了患者及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无悔的选择

  张信江在从事麻风病救治工作的道路上,曾有过两次选择。

  第一次是在1996年。21岁的张信江刚刚从重庆医学院校毕业面临分配,当时南川各医院的医学科班生并不多,张信江分配选择余地比较大,其中也包括了皮肤病防治院。但因为“麻风病”的高传染性,对于选择皮肤病防治院,张信江的父亲极力反对。

  “父亲的担心我理解,但我不怕。我学医的目的,不就是救死扶伤吗?大家都不去的话,这个病怎么治得好呢?”面对家人的担忧,张信江一边说服他们,一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去皮肤病防治院。这一去,就是24年。

  24年间,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张信江不停地学习和探索,通过多年的实践,他在治疗及管理上积累了一套独特的经验,特别是新确诊患者的强制入院治疗管理模式,获得了市卫健委肯定并在全市进行推广。2020年,张信江被聘为市麻风病技术指导专家组专家;2021年,他又被中国麻风病防治协会聘为“中国麻风病防治协会皮肤病专科医院规范化建设与发展专业委员会首届常委”。

  因工作表现出色,2016年初,张信江被调整至南川城区内的一家医院工作,并有机会调入区卫健委机关工作。面对这个其他人求之不得、难能可贵的机会,张信江却犹豫了。“从皮防院调出来以后,我常常感觉是‘身在曹营心在皮防院’,经常会接到麻风病患者的电话,问诊、开药、拉家常,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我很依赖,我从心里面也割舍不下他们。”

  在强烈的情感驱使下,张信江做出了第二次选择——放弃机会,申请重新调回皮肤病防治院工作。“这次,我打算干一辈子!”

  特殊的亲人

  时至今日,张信江对第一次进入皮防院病区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

  皮防院山王坪病区地处高寒偏远山区,主要用于隔离治疗麻风病患者,从南川城区出发需要开车两个多小时。虽然做足了心理准备,但是张信江第一次进入病区时,还是被患者们的现状震惊了。“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有的情况还比较严重。”张信江说,“最让我难忘的是患者们看我时的眼神,一个个小心翼翼又充满期盼。他们被隔离了太久,太渴望治愈回归正常生活了。”

  从那天起,张信江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毕尽自己所学,帮助这些患者早日走出病区,回归社会和家庭。

  说到做到,20多年来,张信江潜心钻研麻风病救治,每周一次准时赴病区面诊和治疗,在张信江和医院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数十名麻风病患者先后成功治愈。

  但是,麻风病患者治愈后能否顺利回归社会,成为了摆在张信江面前的一道新难题。“麻风病可防可治,治愈后没有传染性,完全可以回归正常生活。但是有些患者乃至其家庭成员却遭到了周围人群的歧视和排挤。归结起来,还是大家对麻风病了解不够,偏见太深了。”为了帮助患者顺利回归家庭,张信江除正常开展医疗工作外,又增加了诸多院外工作——到户随访和知识宣讲。每到一户患者家庭随访康复情况时,张信江都会借机通过开院坝会、发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力争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麻风病。

  “没得张院长,我娃儿学都上不到!”一提起往事,曾经的患者黄厚凡就特别感激,“张医生几次三番到我们村挨家挨户做宣传工作,打消村民的顾虑。现在我的病也治好了,娃儿也毕业了,我这一辈子都要感谢他!”

  像黄厚凡这样得到过张院长帮助过的患者很多,在他们的心目中,张信江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早已经将院区的患者当作了亲人。看到他们一个个解除病痛,逐渐康复好转,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对于未来,张信江更是干劲十足,“只要麻风病一日未根除,我这辈子就只干这一件事情——当好一名麻风病医生。”(肖红)


原文链接:http://www.cqzx.gov.cn/cqzx_content/2021-11/11/content_1026136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