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把握好基层协商的“位”“微”“为”

发布时间:2021-12-25 来源: 江西政协新闻网 作者:佚名

  ● 王位华

  修水县政协通过搭建基层协商平台,采取民主、讨论的方法,通过协商正确处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迈出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坚实步伐。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履职守“位”。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不越位。修水县建立了基层协商民主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第一组长,做到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研究部署、推进落实、督促检查全过程,体现在确定议题、明确主体、报送成果、转化落实等各环节中。二是搭建共为平台,不占位。组织搭建向基层延伸的协商平台,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与基层治理相结合,把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委员履职、各界参与统一起来。三是做好多个结合,不抢位。谋划“党建+基层协商”党建项目,推动党员委员和基层党员代表参与协商、带头协商、示范协商。推出基层协商与信访维稳联动机制,准确把握个案问题与共性问题范围界限,对兼具个案和共性特征的案例,上升到公共政策角度开展协商议事,防范类型矛盾再次发生。建立“县政协-乡镇联络组-委员履职小组”上下联动机制,把“专门协商机构”的经验和服务“送下去”,把协商中发现的事关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共性问题“带上来”。

  坚持人民至上,“微”中解题。一是议题选择,钻坚研微。在征题渠道上广开入口,不畏难也不避细。坚持党政出题的同时,通过委员深入基层调研,以及来信来访、电视报纸、民声直通车等渠道,最大范围收集民情民意。在选题角度上突出群众关切、以小见大,按照化民怨、解民忧、聚民心、助民富的原则,选择针对性强、关注度高、操作性好的议题开展协商议事。二是人员确定,细致入微。选对人是协商成功的一半,必须坚持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的基层协商主旨,特别注意邀请利益攸关方、当地乡贤、群众代表参与协商,凝聚更大共识。三是前期调研,剖玄析微。根据协商内容和目的,灵活运用集体议、个别谈、现场商等方式开展前期调研,并把发扬民主贯穿调研全程。在观点充分表达、意见理性碰撞后开始协商。协商后,对协商分歧较大或未达成有效共识的,进行二次调研,开展二次协商。如果是跨乡、跨村的共性问题,由上一级政协机构组织协商。

  坚持效果导向,有“为”创新。一是优化编组,政协委员能作为。由县政协办公室负责将住地县政协委员编进委员履职小组,就地、就近、就便统一派驻到乡镇(社区、园区),协助乡镇政协联络组开展协商议事工作。委员以“有事先商量”协商议事成员身份,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为群众答疑解惑,增进共识。二是交办督办,承办单位必作为。对政协组织报送党组织同意的协商成果,实行台账管理,由党委、政府交办督查。对落实滞后、办理不力的,通过民主评议、电视问政等方式予以推动。建立协商成效评估机制,对于涉及面较大的议题,采取问卷调查、委员视察等方式,评价落实情况和质量成效。三是完善机制,政协组织有作为。实行领导挂点指导工作制度,安排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区指导各乡镇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推动县、乡两级工作联动。将“有事先商量”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工作纳入各乡镇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内容,将参与基层协商工作情况纳入委员履职考核。大力宣传“有事先商量”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好典型、好经验,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修水县政协主席)


原文链接:https://jxzx.jxnews.com.cn/system/2021/12/24/01948945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