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网上提案 > 正文

赋能数字经济发展新未来——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 自治区政协委员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建言

发布时间:2023-02-19 来源: 宁夏政协网 作者:佚名

  

  

  随着我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的深入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从我区电子信息产业布局来看,目前,已经形成银川经开区、中关村双创园、阅海湾商务区、苏银产业园等错位发展布局。

  

  “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宁夏数字行业骨干企业集群新格局在数字政府、数字民生、数字经济等应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承担宁夏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核心力量,为我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自治区政协委员将目光聚焦我区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交提案,从多角度多层面建真言谋良策。

  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强化产业发展内驱力

  通过开展相关调研,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发现,我区电子信息制造业以晶硅、晶圆、照明设备、半导体材料等原材料居多,缺乏高端消费电子产品、智能工业设备、电子医疗仪器等高附加值产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除大数据存储、处理业务外,以小微企业面向全区大型国企、央企和各级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技术支持服务产品为主,缺乏面向区外市场的服务。

  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建议,通过招引领军企业、实施重大项目、承接东部产能,有效延链拓链强链。培育壮大本地企业,用好政策为企业发展“强筋壮骨”,重点扶持大型企业,保持扩充现有产能。通过行业联合会推动企业间借力项目合作、相互参股、资本经营、兼并重组等模式携手发展,提升抗风险能力,实现产业链整体壮大。建立专项产业基金,探索合资经营,推动一批数据中心、算力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重大项目落地,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强化产业发展内驱力。

  “我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研发投入少、技术攻关能力弱,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普遍不高。截至2021年,全区累计认定电子信息新技术仅13项,有效专利1403件。”针对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动力不足的情况,提案建议,积极争取国家科技政策及学术、资金支持,深化企业与科研院所间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加快推动本地化、差异化优势向技术和成果优势转化。关注前沿研究、技术攻关及市场波动,把握符合本地发展条件、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5G行业专用芯片发展时机,依托储芯等本地企业现有产能予以研发,补链延链打造芯片制造产业细分领域优势。

  完善保障机制 汇聚政策合力

  自治区政协委员张耀文在提交的《关于促进我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提案》中指出,近年来,我区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但实施过程中,有部分政策不精准,没有针对性,导致一些企业无法享受,也有一些企业围着政策转,政策对应效果并不明显。如,在自治区科技研发项目的政策支持上,针对资金费用的支出明细,是主要依据生产型企业财务记账方法来审计的,这些科目支出对于软件企业的项目却不适用,在申报和验收中存在诸多难题,致使很多软件企业望而止步。另外,很多政策发力都侧重于对工业企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小。如,申报自治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只针对工业企业、制造企业申报。张耀文表示,虽然后来增加了“六新六特六优”产业企业,但对市场占比和营业收入等规定都是软件企业难以达到的。

  张耀文建议,我区统筹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整合财税、金融、人才、土地等方面力量,全力推动我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要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统筹,引导各级财政资金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投入,加强对数字经济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及试点示范的支持。

  在完善配套支持体系方面, 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建议,通过争取国家基金支持、落实投资返还退税、开发配套金融工具、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积极拓宽资金来源,减轻电子信息企业发展负担,并结合本地产业优势,量身定制人才政策,持续优化环境提升服务质效,助力电子信息企业赶超跨越发展。

  调整人才评定政策 拓宽企业人才上升通道

  张耀文坦言,我区电子信息企业以技术型人才为主,引进人才的主体大多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然而,在我区高层次人才评定中,注重高学历、高职称,企业一线核心研发人才多数为本科、大专学历,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对任职年限、专业能力、学术成果、业绩成果等要求较高,企业研发一线、管理一线人才很难达到要求,造成企业一线人才的上升通道非常缓慢,与我区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张耀文建议,调整引进人才的思路和方法,把引进人才的工作重点放在促进企业成长、筑巢引凤上。建立向研发一线稀缺人才倾斜的人才评价特殊通道,以知识产权、专利、重大项目方案等作为考量企业人才的标准,畅通企业人才申报通道,加大企业人才培育力度。进一步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突出工作能力和业绩考核,拓宽民营企业职称申报渠道,让企业一线研发人才快速获得中级、副高、高级职称。针对“六新六特六优”领域转型升级的规上企业创始人及核心管理、研发人才,纳入全区高端人才培养计划。(记者 单 瑞)

  


原文链接:http://www.nxzx.gov.cn/zxgz/tagz/202302/t20230217_69025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