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民进宁夏区委会 自治区政协委员聚焦我区生物多样性发展建言
今年,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民进宁夏区委会、自治区政协委员聚焦我区生物多样性发展,提交相关提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积极建言。
增强保护意识用生态“底色”绘就发展“绿色” 近年来,宁夏深入实施六盘山生态保护长廊建设等重点工程,对林区水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开展摸底调查和最严格保护,不断加大保护区内人类活动轨迹排查整治力度,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提供安全的栖息地,形成了全社会共同保护野生动植物新格局。 “国家和自治区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我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群众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观念还有待加强。”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提交的《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念,促进湿地生态修复的提案》中提出,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然而,由于人类活动过分干扰,一些湿地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湿地功能明显退化。如,有些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日常管理工作不科学,过度清理水草和淤泥。还有的地区为了减轻冬天刈割芦苇的人工成本,在夏天刈割水面以下芦苇甚至消灭芦苇,导致水鸟无法搭巢繁殖和取食,影响了湿地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目前我区沟渠砌护基本硬化,且每年河道疏浚过度清理淤泥和水草,实质是间接改变了两千多年来形成的原始生态系统,加之农药、化肥等广泛超量使用,农田中的青蛙、蚯蚓、田螺等水生、无脊椎动物、微生物物种数量减少,“听取蛙声一片”的场景难得一见。 “湿地恢复具有增加生物多样性、补给和保护水源、加强对洪水和风暴的防护,促进旅游业发展,提升生活质量,给人民提供娱乐休闲场所等多重作用。”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建议,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城市公园、湿地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日常工作考核内容。加强湿地生态修复,打造多孔隙的河床和护岸介质,河岸沿线设置河心滩、湖心岛等生态缓冲区。采用自然堰坝、堤岸、生态护岸等方式,畅通上下游生物廊道,增加水岸交融,发挥湿地生态功能,恢复生物多样性。 综合整治 让贺兰山在生态修复中重现生机 贺兰山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然而,这座山脉曾遭受大范围、剧烈的人类活动干扰,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一步步恶化。关闭上百座矿山,大范围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增强景观的连通性,发展生态产业……近年来,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通过一系列举措,消除了对生态系统造成强烈破坏的人类干扰,提升了景观的荒野程度,保护了生物多样性,让自然的力量在生态修复中重现生机。 为了更好促进贺兰山生态保护,民进宁夏区委会组织部分会员深入贺兰山,就如何更好维护贺兰山生物多样性展开调研。 “贺兰山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人均管护面积大、管护任务繁重。大学生和高学历人员流失严重,专业技术岗位比例较少,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尤其缺乏生物多样性科研方面的专业人才。现有护林管护人员多为保护区周边招聘的合同制人员,工薪水平低。”民进宁夏区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贺兰山森林资源多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山沟内无法修建巡护道路,视频监控塔等基础设施建设数量不足,未形成全域监控的智能管控系统,管控能力有限,依旧采取人工徒步巡护方式管护,管理难度大、管理方式落后。 民进宁夏区委会在提交的《关于进一步保护提升贺兰山生物多样性的提案》中建议,加大对自然保护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参照自治区有关乡镇补贴发放标准,对照当地乡镇实际情况,提高保护区基层管护站点人员工薪水平。加大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智能围栏、视频监控、无人机监管等管护措施的科技化、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保护区执法和监管能力。 提案建议,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基础理论研究,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植被和珍稀濒危物种分布数据库,建立卫星遥感监测和地面监测相结合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和资源监测体系。从国家层面和自治区层面进行项目支撑,补充相关的监测设备,进一步提升贺兰山生态站的观测能力。以实施保护区的重大项目封山育林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监测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为牵引,用项目资金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以自然恢复为主,适度开展人工干预,全力推进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修复工作。 完善法规制度 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可靠保障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自治区政协委员杨文生表示,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法规制度,加强制度落实成效。 他提交的《关于实施生物多样性动态保护的提案》中建议,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综合研究,准确、系统掌握我区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类型和分布状况,建立数据库,厘清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指导意见,并适时更新,科学指导生态保护工作。实时动态调整保护种类,进行人为干预,防止个别物种无序扩大而引发的生态系统破坏。要加强对濒危物种保护力度,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我区物种绝大部分属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共有物种,这些物种大多数与中亚动植物区系的成分关系密切,互相传播,与周边地区建立联合保护机制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杨文生建议,要与周边省区建立协同联动保护机制。建立生物多样性调查规划与监测预警制度、损害赔偿与保护补偿制度、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制度、惠益分享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等,依法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记者 邓 蕾)
原文链接:http://www.nxzx.gov.cn/zxgz/tagz/202306/t20230613_73702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
2025-01-07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
2025-01-02民盟宁夏区委会召开 ...
2024-12-31足够重视起来 切实行...
2024-12-31自治区政协围绕“激发...
2024-12-31刘宁出席年轻干部代表...
2024-12-31全区党员队伍建设工作...
2024-12-31
热门资讯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20-05-14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
2020-04-23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
2020-11-16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
20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
2020-05-14刚刚!最高检这样说:...
2021-01-07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
2020-05-14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
2020-04-23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中央政法委:推进政法...
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