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登之五丨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把握高质量发展规律

发布时间:2024-05-16 来源: 天津市政协 作者:佚名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系统回答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

  习近平经济思想揭示了高质量发展规律

  揭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品格的集中体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科学品格也集中体现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揭示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仅“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而且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律,“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从本质上说,新发展理念,就是我们“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遵循的基本规律。因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而“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新发展理念之所以是“规律”,是因为“这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一方面,新发展理念的形成,是我们党以全新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结果。从共产党执政规律来看,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而清醒地回答好“实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我们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而新发展理念就是对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来看,只有把“以人民为中心”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机统一起来,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从而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抓好、抓出质量,人民群众才会满意,我们的事业发展才会顺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根本上说,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没有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空谈理想信念,空谈党的领导,空谈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空谈思想道德建设,最终意识形态工作也难以取得好的成效。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再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社会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就是新时代社会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只有按照这一社会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要求去调整或改革我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与高质量的生产力相适应,我国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这“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

  另一方面,新发展理念的形成,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的经济规律、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规律、包容性发展的社会规律认识的结果。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按照科学发展的经济规律的要求,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实现质量与速度兼顾的发展。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规律的要求,就是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按照包容性发展的社会规律的要求,就要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包容性发展。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遵循高质量发展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完成好高质量发展这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必须遵循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的高质量发展规律。

  第一,要把新发展理念内化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的有机结合之中。既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经营主体的生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居民消费方式和需求侧管理,进而“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第二,要把新发展理念内化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共同作用使然。”“从宏观经济循环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通畅,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经济发展比较平稳,不出现大的起落。”同时,要把新发展理念内化到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第三,要把新发展理念内化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第四,要把新发展理念内化到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因此,新质生产力中的“新质”与先进生产力中的“先进”、高质量发展中的“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现代化”,以及新发展格局的“新”的内涵和要求是一致的,都属于“新发展理念”。

  【作者韩保江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原主任、教授】


原文链接:http://www.tjszx.gov.cn/xxyd/system/2024/05/08/03001551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