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网上提案 > 正文

实施工业倍增计划 加快西部现代工业强市建设步伐

发布时间:2021-08-16 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 作者:佚名

  □ 渭南市政协
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是渭南市“十四五”时期重要战略,为深入了解全市工业倍增计划实施情况和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加快西部现代工业强市建设步伐,5月中下旬,渭南市政协组成调研组,会同市农工党、市工信局、科技局,对全市工业倍增计划实施情况和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情况进行调研,并召开主席会议进行专题协商。
存在问题
(一)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由于渭南工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比较薄弱。大多中小微企业积极进行自主创新以实现技术储备的危机感不强,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特别是能起支撑作用的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数量较少。
(二)科技人才缺乏。全市企业科技人才比较匮乏,尤其是缺乏领军型人才。人才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科技人才流失、结构不合理等现象仍然存在,全市企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不高。
(三)企业科技研发平台发展不快。全市6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各类研发机构的仅有54家,占比只有8.8%。企业自主研发机构相对集中在龙头骨干企业,中小企业多数没有属于自己的科研机构。公共研发平台服务能力不强,企业申报项目积极性不高。
(四)服务手段需要进一步强化。公共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针对企业市场调研、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业,在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方面存在较大缺失;政府各部门为推动科技创新纷纷出台扶持政策,但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和信息沟通,影响了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意见建议
(一)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不仅要出台优惠政策,优化服务,更要开阔思路,担当作为,在企业遇到困难问题时,要积极协调,多想办法帮助解决。二是制定配套完善的人才政策,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三是发挥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加快工业倍增计划实施。目前《关于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已正式出台,建议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政策落地工作,围绕工业倍增计划实施,结合“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尤其是要针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深入研究,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深化两链融合高速发展。以“两链”融合为契机,大力开展“揭榜挂帅”活动,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应急攻关,公开征集需求,发布应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攻关或成果转化任务,调动全社会力量攻克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四)加大创新工作扶持力度。一是积极支持企业加强研究开发机构建设,扶持有条件的企业、行业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示范试点。二是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作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制造业企业。三是扶持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与评估机构、技术交易机构、创业投资机构为代表的科技中介机构,促进全市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成长。
(五)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一是深入参与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6352”工程,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技术精准对接,促进渭南优势产业与西安交通大学科技资源、创新要素融合发展。二是积极推进渭南(西安)孵化器建设,全力打造“西安研发、渭南制造”创新新模式,实现飞地孵化主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三是积极对接利用好“秦创原”科技创新平台,使其成为全市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四是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
(六)深入探索企业融资机制。一是政府牵线搭桥,定期举办支持科技创新的银企洽谈会,引导各银行金融机构持续做好对接洽谈、跟踪服务及信贷投放工作。二是完善健全科技型企业贷款贴息、担保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科技金融工作机制,吸引社会资本设立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信贷的支持。
(七)加强企业创新队伍建设。一是要根据工业倍增计划确定的重点产业,确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级技工和技师,尽快解决改善目前全市工业企业人才缺乏、结构欠优的状况。二是举办全市职业技能大赛,对优胜人才(团队)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三是鼓励企业加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层次产学研合作载体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


原文链接:http://www.sxzx.gov.cn/dsj/wyta/43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