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创新协商方式 提升协商实效——关于广西政协全媒体协商品牌《桂在协商》实践探析

发布时间:2024-06-19 来源: 广西政协网 作者:佚名


  创新协商方式 提升协商实效

  ——关于广西政协全媒体协商品牌《桂在协商》实践探析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强调,“要创新和运用各种协商方式,扩大委员参与面,开展有根有据的深度协商互动,鼓励深入思考的意见充分表达,使建言资政更有用、凝聚共识更有效”[1],这对于各级政协创新协商方式、提升协商实效,具有很强的工作指导性。

  

  近年来,广西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探索创新,于2019年7月推出《桂在协商》全媒体协商履职平台,形成了“1+1+X”(即一个协商平台+一个协商主题+多个协商主体)的协商方式。这一协商方式注重强化政协协商的政治性、统战性、人民性、文化性、开放性,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有效激发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潜能和效能,展现了人民政协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生动实践。5年来,广西政协已累计制作播出《桂在协商》89期。

  

  一、注重协商的政治性,推进政治站位有新提升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必须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则,是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在推进《桂在协商》平台建设中,广西政协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一是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全过程。主动争取自治区党委的重视支持,“持续打造《桂在协商》品牌”被写入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发挥好政协党组在政协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加强统筹谋划,指导政协办公厅做好组织协调服务,确保政协协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二是把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贯穿全过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开展常态化理论学习和政治培训,感悟思想伟力,激发奋进动力。比如,广西政协组织委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红色足迹,到桂林、北海、百色等地的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体验式教育活动,以“沉浸式学习+情境式协商”的形式,围绕赓续长征精神、挖掘桂北红色文化资源、弘扬百色起义精神等主题策划播出11期《桂在协商》,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三是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全过程。将有目标、有制度、有清单、有抓手、有载体、有影响的“六有党建品牌”理念融入栏目策划制作,通过平台释放“党建+协商”的感召力、凝聚力,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结合筹备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相关活动,策划年度协商议题,引导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行。

  

  二、注重协商的统战性,推进凝聚发展共识获得新成果

  

  在推进《桂在协商》平台建设中,广西政协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作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广泛凝心聚力。一是发挥各民主党派作用。比如,邀请民革、民盟、民建、民进等民主党派广西区委作为栏目承办单位,分别围绕加强北部湾海洋珍稀动物布氏鲸保护性开发、深化产教融合、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议题录播《桂在协商》,有效推动各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这一平台上开展协商,共同画好“最大同心圆”。二是发挥界别委员作用。《桂在协商》充分利用界别委员工作室载体,以实现平台优化升级。既注重在协商活动中引导界别委员参与协商栏目录制,激发委员履职活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又注重优化平台功能,促使栏目成为界别委员的“分享式”学习阵地、“结构式”成长阵地、“精准化”履职阵地[2],进一步增强委员参与协商的实效。三是发挥三级政协联动作用。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以及仫佬族、毛南族、京族等广西特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等议题,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协联合策划录制播出了36期《桂在协商》,面向社会广泛传播共识,凝聚发展正能量,共同以“协商之力”更好助力“广西之为”。同时,有效发挥《桂在协商》的示范作用,带动市县两级政协依托协商平台聚共识、增团结。比如,指导玉林市政协依托《玉事好商量》平台,围绕传承多彩非遗、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特色文化街区主题制播协商栏目,汇聚民智促发展、改善民生聚民心,2023年以来制播的节目多次得到全国政协有关媒体宣传报道。

  

  三、注重协商的人民性,推进履职为民取得新进展

  

  在推进《桂在协商》平台建设中,广西政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做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一是深入基层一线大兴调查研究。栏目录制前,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党政点题、委员荐题、群众出题等方式,组织委员深入多地开展调查研究,与群众面对面座谈,找准民生关切热点,充分听民声、聚民智,切实在调查研究的泥土中为协商吸取“养分”,促进调查研究与协商交流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建言“靶向性”、提高资政“含金量”,以具有建设性、前瞻性、专业性的意见建议实现协商议政更好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二是下沉田间地头参与基层协商。把政协协商“搬”到群众家门口,组织政协委员与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各界群众一同围坐在绿荫下、凉亭里、街道旁,从群众身边的难事、突出的问题、现实的利益出发,以一碗螺蛳粉、一颗砂糖桔、一株中草药等为切入点,聚焦粮食安全、生态环保、教育医疗等议题,采取线上+线下、场内+场外的全媒体协商互动形式,促进协商“大交流”,群策群力推进有关问题解决。三是提升民生议题的比重。围绕党政所急、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结合政协年度工作要点、年度协商与民主监督计划等确定栏目议题。在制作播出的《桂在协商》中,围绕民生议题开展协商31期,约占总期数的三分之一,提出意见建议160余条,积极为“民之关切”献良策、出实招。

  

  四、注重协商的文化性,推进政协协商文化实现新融合

  

  协商文化既是一种政治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推进《桂在协商》平台建设中,广西政协注重协商文化的培育和传播,以彰显协商民主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一是培育平等有序的协商文化。《桂在协商》采取“1+1+X”的协商方式,融合网络议政、群众参与、专家支招等多维度、互动式的协商形式,促进不同思想观点集中充分表达和深入交流,深化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实践,通过营造遵循规则、有序协商,各抒己见、理性协商的良好协商氛围,丰富和发展了协商文化。二是培育兼容并蓄的协商文化。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差异的协商原则,邀请政府职能部门、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等开展“跨界交流”,结合问题实际去商量,根据发展实际去商谈,共同化解疑问、纾解矛盾、缩小分歧,在讨论过程中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奏响协商民主“和谐曲”。三是培育守正创新的协商文化。为适应新时代新征程的需要,以守正创新精神开拓进取,打造“1+14”的政协协商文化品牌矩阵。既用好《桂在协商》这一平台讲好广西政协协商故事,也用好南宁市政协《邕有协商》、柳州市政协《有事好商量》、北海市政协《珠事好商量》、河池市政协《协商在河池》等14个设区市协商议事品牌,以共同展示政协协商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创新价值。

  

  五、注重协商的开放性,推进协同开放议事展现新作为

  

  在推进《桂在协商》平台建设中,广西政协注重在阵地建设、议题设置、协商范围等方面谋划开放式协商,以增强协商的活力,提升协商的影响力。一是打造开放式协商阵地。搭建特色协商平台、广邀各界人士“登台唱戏”,推动政协协商与其他渠道协商相衔接,促进各协商渠道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充分运用手机、电视和互联网等现代化网络终端,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扩大协商交流空间,更好敞开门办栏目,建立便于协商各方发表观点看法、提出意见建议的渠道。二是扩大协商参与面。比如,协商前开展的调查研究,由政协党组牵头、政府有关部门配合推进;协商前根据议题设置实际需要,邀请非政协委员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普通百姓等参与协商;协商活动开展时,由政协委员反映情况、提出问题,党政部门有关同志宣传政策、解释政策,企事业单位人员谈政策优劣、改进办法和落实难易情况,群众谈直观感受;协商成果由政协组织整理,重要成果报送党委政府。《桂在协商》已初步形成多个协商主体共同参与、协同配合、协以成事的开放议事格局。

  

  (班源泽: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广西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黄远声: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办公厅研究室理论处处长;黄灵萍:广西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工作人员)

  

  注 释:

  

  [1]王沪宁:“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参见中国政协网,http://www.cppcc.gov.cn/zxww/2024/03/10/ARTI1710085097323624.shtml。

  

  [2]“分享式”学习阵地:界别委员通过《桂在协商》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用、成果共享,有利于加强学习交流。“结构式”成长阵地:界别委员通过《桂在协商》强化立体思维、系统思维,有利于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精准化”履职阵地:界别委员通过《桂在协商》强化协商互动、促进意见充分表达,有利于提升建言献策的精准性。


原文链接:http://www.gxzx.gov.cn/html/yzjy/llyj/523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