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万敏: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助推南昌城市工作持续提升

发布时间:2024-06-29 来源: 江西省政协 作者:佚名

  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规律,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为推动新时代城市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

  城市发展与城市治理要尊重城市发展客观规律。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基础前提。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把省会引领战略作为五大战略之一,强调要把做强省会摆在优先位置,全面提升南昌综合实力和发展能级。深入实施省会引领战略,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重要论述的应有之义,也是加快打造核心增长极、全面提升江西发展位势的现实需要。其中就包含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做强省会城市带动全省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目前南昌在省会城市中的规模和地位都比较弱,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跨越“地市墙”,实现大团结,以更高眼光、更高水平开放,推动更高质量发展,大家唯有休戚与共,以善算“大账”的手笔,进一步强化南昌与赣江新区、九江、抚州等地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优势产业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区域协作发展水平。

  城市发展与城市治理要有系统思维意识。城市的规划、建设、治理、经营,每一个领域的问题都与整个城市的其他方面密切相关。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要在开展城市工作中严格树立“系统思维”。在全市层面,甚至是更高层面考虑问题,打破行政区域桎梏,在研究先行的基础上,推进“多规合一”“参与性规划”,开展系统治理、综合施策,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比如,深圳城市绿道规划设计做了很多创新性的举措,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深圳城市绿道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系统的理念,遵循统一规划的原则,分为省立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绿道互相连通,不仅供市民休闲游憩、运动健身,还串联一个个经济单元,形成结构合理、衔接有序的绿道网络。专项规划依托现有的山体、水系、绿地等自然环境,与公园、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文体旅游设施、居民聚居点等相连通,发挥绿道连通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节点的作用,绿道网络还与公共交通网络相衔接,完善交通换乘系统,提高绿道的可达性。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我们做绿道设施建设时,一方面要提供休闲游憩场所,另外一方面要推动经济发展,没有业态嵌入的绿道是不完善的。

  城市发展与城市治理要树立“大城管”理念。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是所有市民的生活共同体。城市治理不是政府的“独角戏”,应是集聚各方的“共同体”,做好城市管理,既需要党委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力量,更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和行动,如果仅仅依靠城管人员管理南昌几百万人口的城市,即使有三头六臂,也难以把城市管好。比如,小区业委会建设和监管问题,业主委员会至今没有法律上的主体责任,一定程度上存在“有权无责”情况,难以对其有效地监管,有关部门也只有强调要求,没有具体处置权限。应树立“大城管”理念和“一盘棋”思想,一方面,要建立以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为特点的“大城管”模式,统筹行政管理资源和社会管理资源,以权威性的城市管理综合协调机制,促成城市管理各专业部门之间、各层级之间的良好协同关系;另一方面,要建立城市管理领域公共治理的理念,明确城市管理是多元主体的公共管理,由单纯政府职能回归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建立起以政府宏观调控、保障服务,社会广泛参与的全新城市管理体制,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发动全社会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问计于民,更要注重问需于民,让广大群众在享受城市品质的同时,更能享受城市管理带来的便利服务。

  城市发展与城市治理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千城一面”几乎成为众多城市所遇到的普遍问题,城市越来越需要属于自己的文化标志。比如,在城市发展“退二进三”的进程中,许多老工业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大量工厂停产搬迁,房地产开发随之跟进,许多有价值的工业遗产正面临不可逆的拆毁,宝贵的工业遗产正以不可想象的速度消失,守住城市文化命脉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众多,文物资源丰富。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要牢固树立保护意识,在建设的过程当中要时刻坚守底线。特别是城市规划要因地制宜,“因风吹火,照纹劈柴”,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既要保护古代建筑,也要保护近代建筑;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既要保护精品建筑,也要保护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居及地方特色民俗。

  (作者系南昌市政协副主席)


原文链接:https://jxzx.jxnews.com.cn/system/2024/06/28/02055080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