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以人民政协新担当新作为 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4-07-13 来源: 广西政协网 作者:佚名


  □ 元晋秋 刘 鑫

  

  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广西视察时强调,广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自治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开展对话协商的重要平台,是联系社会各界的桥梁纽带,能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一、凝共识:贯彻民族政策,凝聚社会共识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既是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人民政协的新使命,也是人民政协以新担当新作为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心工作。人民政协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各方全面理解和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为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一是准确理解民族理论、自觉拥护民族政策。明确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要坚持贯彻民族平等,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优势,引导界别群众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体之上的多元平等”,不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认识。

  

  二是深刻认识民族工作的本质在于群众工作。要创新政协履职方式,引导委员围绕推进国家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出谋划策、担当作为。要主动深入界别群众开展服务,正视群众问题,回应群众需求,倾力帮扶少数民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各族群众日常生活。

  

  三是助力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强调各民族在依法平等享受民族优惠政策等权利时,又要自觉平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等义务;处理好少数民族群众与汉族群众中的政策协同关系,同心同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聚合力:立足区域实际,推动向海图强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经济发展状况对民族交往状况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贸易往来创造民族交往契机。人民政协要凝聚各界向心力、凝聚力和行动力,立足区域实际,推动广西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弥合区域发展鸿沟,助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以委员专项行动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推动广西以独特优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经济交往促民族交往,以经济发展促民族团结。紧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向海图强,发展海洋经济,将独特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推进开放通道建设,加强经贸合作,扎实发展地区经济,深度参与、主动服务,将广西打造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守住守好祖国的“南大门”。

  

  二是以协商为载体,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到各项经济工作中。要发挥好政协委员的优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为持续助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技术保障。

  

  三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弥合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人民政协要加强工作联动,帮扶民族地区解决好收入差距、地区差距等问题,在推动“做大蛋糕”的同时,也要协助“分好蛋糕”,让各民族同胞共享改革利益、共享发展成果。

  

  三、筑同心:讲好广西故事,培育情感认同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广西孕育了多元特色民族文化,少数民族独特的节庆习俗、饮食风味、语言文字等也赋予广西发展深厚文化底蕴。人民政协要引导各民族坚定文化自信,挖掘特色文化符号,利用好新媒体数字技术,传播好民族特色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培育情感认同、文化认同。

  

  一是注重引导各民族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交流,讲好广西故事。加大对特色节庆活动内涵的深度挖掘,加强少数民族特色传统节庆活动宣传,打造广西特色文化品牌。开发创新活动形式,提升趣味性、共享性,从文化认知、民族情感、交往行为等多角度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是积极推动打造丰富文化符号,形成具体文化意象。文化符号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大量呈现会加深集体记忆、引发情感共鸣、产生意识驱动,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于无形中铸牢生根。

  

  三是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宣传推广民族特色文化,提升文化交流可获得性和时效性,运用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数字技术赋能激活用户主体意识,增强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受众个性化多元需求,拉近民族文化交流距离,加深民族文化认同。

  

  (作者分别系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文链接:http://www.gxzx.gov.cn/html/yzjy/llyj/526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