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弘扬孝善文化 倡树基层治理新风正气

发布时间:2024-08-18 来源: 山东政协 作者:佚名

  百善孝为先,“孝”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方面素来发挥着独特而稳定的作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公民爱国情怀的感情基础和道德基础。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弘扬孝善文化,对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幸福家庭,完善基层治理制度都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弘扬孝善文化,要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强化高位推动,做好顶层设计。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对我们来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孝善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深厚中国历史底蕴和中国特色,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和丰富的道德滋养。孝善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及相关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做到更好地扬弃继承,仍需从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多维度完善顶层设计,促进优秀孝善文化融入基层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群众的日常生活。

  弘扬孝善文化,要贴近基层治理现状,坚持问题导向。当前,广大农村地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均衡、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相伴而生的弘扬孝善文化的社会问题依然多发,比如“天价彩礼”“卖惨”“炫富”、赡养纠纷等。要发挥“孝”作为“德之本”“教之源”的教化与凝聚功用,首先要聚焦赡养老人、婚丧嫁娶等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是矛盾问题多发的领域,明确孝善文化传承主体和载体,特别是抓好基层党员、矛盾调解员、红白理事会负责人、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等关键人群道德素养提升,发挥其孝善文化传播主体作用。通过开设第一书记或党支部书记“道德讲堂”,组织群众编演孝善文化主题“小戏小剧”或制作短视频,常态化开展孝老敬老志愿服务等,实现孝善文化在基层群众生活中的全面融入、全面渗透,着力培育以“尊敬、赡养、陪伴”为主要内涵,以物质精神双重关怀为基本特征的新时代孝善文化。

  弘扬孝善文化,要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注重活化利用。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孝”从来不是个人私事,而是事关家国的重大公共话题,也正因此,自古以来无数“孝子”“孝妇”的故事得以记载于典籍或物化于石刻、牌坊、祠堂,在民间源远流长。临沂孝文化资源丰厚,荀子“以礼治孝”“从义从道”的孝道思想震古烁今,古人辑录的《二十四孝》故事有7个发生在临沂,民间也有大量口口相传的孝善故事,为建设文明乡风提供了宝贵资源。以蒙阴县常路镇常路社区、坦埠镇东西崖村为例,依托当地丰富的孝善文化资源,坚持“塑形”“铸魂”一起抓,建设“孝和文化园”“孝德文化广场”和传统孝文化教育基地,将孝善文化融入村庄治理和家风建设,涌现大批“好媳妇”“好婆婆”和文明户,村民生活感、幸福感大幅提升,让优秀传统文化变成了村民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其中经验值得各地借鉴推广。

  弘扬孝善文化,要结合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时代特点,善于凝聚合力。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给基层治理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越来越多,比如,“长者食堂”“暖心食堂”的稳健运营问题,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与基层党组织、社区(村集体)、助老公益组织的关系问题等,只有汇聚各方力量,创造有利于最大限度激发各方积极性的体制机制,才能得到最优解决方案。在解决基层治理新问题中弘扬孝善文化,同样需要凝聚多方合力。要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和党员带头作用,以党风促孝善、以党风带民风;要坚持走“自治、德治、法治”融合路径,将优良文化传统和成功经验搬上道德讲堂,纳入村规民约,更好发挥积分管理、信用评价等举措的正向激励作用,将社区(村居)建设成为破除“原子化社会”弊端的“桥头堡”;要贯彻“共建、共治、共享”根本原则,健全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工作现代化体制机制,吸引各类市场主体拓展养老服务链条、创新养老服务模式,鼓励各类公益组织支持困境老人,提升城乡老年人群生活质量,为孝善文化弘扬赋予更多现代力量。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孝文化的核心仍是孝老、敬老、爱老,孝文化传承的根本仍在于家庭、家教、家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治理的支点,成百上千的和谐、文明家庭是建设幸福社区、稳定社会的基石。立足新发展阶段,要牢记“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从完善工作调动制度、休假制度、福利制度等方面着手,为年轻一代建设孝德家庭、传承孝道文化创造便利条件。要在各级各类先进人物评选中,加强对孝善模范和文明家庭的褒扬力度,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身边人,注重依托其工作单位、居住社区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父母特别是年轻父母,要善于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一起到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场所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培育良好家风落脚到实际行动。

  


原文链接:http://www.sdzx.gov.cn/articles/ch02371/202309/c93f40a5-250f-4ce9-9304-9c4e7387cfeb.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