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丝绸之路上的“石榴外交”

发布时间:2024-09-15 来源: 黑龙江省政协网 作者:佚名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军事科学院原副政委兼纪委书记(少将) 王卫星

  

  ▲笔者向伊方展示杨贵妃手植石榴树照片

  

  ▲笔者与伊方专家举行座谈

  

  ▲笔者向伊国防部副部长卡兰特里准将赠送杨贵妃手植石榴树照片

  2015年12月14日至18日,应伊朗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国防战略研究中心的邀请,中国军事智库代表团满怀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和共建友谊的美好愿景,首次出访这个古老而又陌生的国度,进行军事学术交流。

  笔者有幸作为“首访团”的团长,在访问过程中边走边看,在这片陌生又熟悉的土地上收获了很多知识,增长了不少见闻,出访中的那些细节至今想来,依然历历在目。

  “丝绸之路”是一个聊不完的话题

  访问座谈的闲暇,我们和伊朗朋友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两大文明沿着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一路前行、紧密拥抱,两国人民世代交好、互通有无的点点滴滴。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伊两国就已有经济交往,其纽带就是丝绸之路。

  伊朗的朋友们非常好奇蚕是怎么蜕变成美丽的丝绸的。笔者于是变身成“丝绸大使”:丝绸源于桑树,取自蚕丝。蚕一生要经历四次蜕皮,才会吐丝结茧,将自己包裹起来,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变成蛹。再经过大约10到15天,蛹会羽化成蛾,破茧而出,留下裹满蚕丝的银色蚕茧。蚕在结茧期间,会同时吐出两根蚕丝,凝固成形后合成一根蚕丝。一颗小小的蚕茧可抽出约1000米长的蚕丝,若干根蚕丝合并成为生丝,一公斤蚕丝需要从2500多颗蚕茧中剥出,再经过多道复杂加工流程和精工巧织,才最后编织成一件精美漂亮的丝绸制品。

  神奇的蚕丝故事,让伊朗朋友听得如痴如醉。瓦希迪将军感慨地说,难怪古波斯有句谚语:“希腊人只有一只眼睛,唯有中国人才有两只眼睛。”意思说中国不仅精通理论,还拥有技术。中国丝绸艺术本身就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完美标准”。笔者接过话头:中国也有句成语“春蚕到死丝方尽?”,说的是春蚕在生命结束时才停止吐丝,象征着一种无私奉献、至死不渝的精神。中国人民对待好朋友也是这种无私的大爱。

  一条丝绸之路,连接了两大文明古国。笔者接着介绍,2000多年前,丝绸就促进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在古丝绸之路上,伊朗不仅扮演着中国丝绸转运者的角色,同时还是蚕丝和丝织品的重要生产者和输出者。据历史记载,早在萨珊王朝(224-651年)后期,大体相当于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桑蚕养殖技术已经传播至伊朗高原。

  丝绸之路上,西去的是丝绸,东来的有“波斯货”:波斯商人将中东和东南亚的宝石、药材贩卖至中国,他们在中国南方有“舶主”之称。在新疆古尔般沙漠曾出土两块刻有“居鲁士圆柱”铭文的马骨,说明两国在居鲁士时期或已有直接联系。1955年,在丝绸之路的起始地——西安市唐长安城遗址出土上千枚萨珊波斯银币,也足见当时波斯商人与中国贸易交往的活跃。

  除了货物交流,两国的人员交流也很活跃。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曾派副使访问安息(西亚古国,地处伊朗高原东北部),建立政府间关系。到公元7世纪的唐代时,两国往来达到鼎盛时期。在萨珊波斯遭遇外敌入侵之际,唐朝厚待、礼遇三代波斯国王,留下了扶危济困、情深谊长的千古佳话。同期,许多波斯人不远万里奔赴中国,或求学、或行医、或经商,足迹遍及西北的长安、东南的广州等地。史料记载,唐代海南就有个波斯村寨,“南北三日行,东西五日行,村村相次”。在元代,波斯语曾是除汉语、蒙古语之外的第三种官方语言。可以说,波斯语是古代除梵语之外影响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外来语言,也是古代汉语外来词汇的重要来源。

  此后,中伊友好往来连绵不断,中国文化扬名西域,西域文化传至中国。来自中国的丝绸和伊朗的高超工艺结合,成就了波斯丝毯的高贵;来自伊朗的苏麻离青和中国的高超工艺相结合,成就了青花瓷的雅致。中国的漆器、陶器、缫丝、造纸、冶金、印刷、火药及打井等技术,经伊朗传向亚洲最西端乃至欧洲更远的地方,而石榴、葡萄、蚕豆、苜蓿、胡桃,以及玻璃器皿等,也从伊朗和欧洲等地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

  宋元以后,随着航海技术的突飞猛进,中伊两国海上交往日渐频繁。特别是15世纪,明成祖和波斯的沙哈鲁国王先后派遣300人和500人的大型代表团互访,也是这一时期,郑和7次率领庞大船队远洋航海,其中有3次曾到达伊朗南部的忽鲁谟斯(今霍尔木兹地区)。1432年,明宣宗朱瞻基给哈烈国的国书中称:“永结成好,相与往来,同为一家,俾商旅通行,各随所愿。”虽然中伊两国分处亚洲大陆的东西两端,但这条用丝绸联结的道路,促进了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使古老的中国与波斯文化交流互鉴、和谐共存。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两大文明在相互碰撞、互鉴、交融和创新中,不断地将异质文明内化为各自的本土文明,丰富、拓展了两国的文化内涵,为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成就了人类文明交往史上的一段华章。

  在石榴故乡讲“石榴趣事”

  首场座谈在伊朗总参国防战略研究中心举行。伊朗不愧是“石榴”的故乡,硕大的红石榴和各种蜜饯摆在中间的会议桌上,伊朗的石榴皮很薄、果实很大,饱满的石榴籽似晶莹剔透的红宝石,十分诱人。

  笔者的家乡陕西省西安市,曾是中国最早种植石榴的地方。我便将座谈话题从桌子上的石榴开始切入,向伊朗前国防部部长、总参国防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瓦希迪将军和其他伊方朋友讲起了丝绸之路上的“石榴趣事”。

  笔者介绍,中国的晋代张华著《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西晋陆机的《与弟云书》也说:“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安石榴。”今天,石榴花还是古都西安的市花。

  石榴传入中国以后,被人们视为“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冠百品以奇仰,迈众果而特贵”,甚至被称为“天浆”。这种异域奇果最初只供皇亲国戚赏玩之用,后来经历朝代更迭,流传渐广,方才成为寻常百姓家中亦可一见的水果。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感石榴二十韵》:“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道,因依汉使槎。酸辛犯葱岭,憔悴涉龙沙。初到摽珍木,多来比乱麻。深抛故园里,少种贵人家。”说的正是这段史实。

  石榴的引进史,实际上也是中国和中亚、西亚文明的一段交流史,更是中伊两国友谊源远流长的证明。临潼石榴自西域引进栽植,至今已有2000多年。目前,临潼栽植石榴12万亩,年产8万余吨,除鲜果外,还开发了石榴酒、石榴汁、石榴茶、石榴果醋等系列产品,产值达10亿元以上,远销东南亚和荷兰等西欧国家。经过数个世纪的努力推广种植,今天,中国的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省份也已成了石榴的重要产地。在全球石榴种植面积中,中国占到85.9%;全球石榴总产量中,中国占到68.5%。北京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前的18棵石榴树就是陕西老乡们从临潼移植的。

  听了笔者的讲述,伊朗朋友连连感叹,没想到这些小小的石榴,不仅造福了中国的老百姓,更成为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重要历史见证。

  石榴在中国被视为“吉祥果”

  有了一个好的开场白,话题便容易深入,笔者便将话题从石榴的实用价值转向它在中国的文化寓意。因为我知道,石榴在伊朗被视为“天国果实”,在波斯的古老神话中被称为“众神喜欢的水果”,奉为神圣之果,象征着繁荣和永生。而石榴文化也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石榴历来被视为吉祥、繁荣、团结与和平的象征,“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石榴被广泛用于各种文化活动中,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也称“吉祥果”。

  中国人向来喜欢红色,满枝的石榴花象征了繁荣、美好、红红火火的日子,石榴象征着多福多寿、长命富贵,又因“石榴多子”“千房同膜,千子同衣”,寓意人丁兴旺、民族繁荣。中国年画中最受百姓喜爱的《百子图》,画的就是一个胖娃娃怀抱着红彤彤的绽口大石榴,“为图以示子孙众多也”。

  伊朗的朋友们不知道,在笔者的家乡,青年男女结婚时,新婚洞房里的喜帐上一定要悬挂两个大石榴,结婚礼品也必须备上一对绣有大红石榴的枕头,祝福新人和谐美满、早得贵子;新生儿呱呱坠地时,亲友还喜欢赠送绣有石榴图案的鞋帽、衣服、枕头等以示祝贺;老年人过寿时,晚辈也要献上石榴,祝贺长辈幸福长寿、儿孙满堂。时至今日,中国的民间还有石榴书画、石榴肚兜、石榴饼模、石榴篆刻、石榴剪纸、石榴发绣、石榴摄影、石榴荷包、石榴地毯、石榴面塑、石榴托盘,甚至石榴首饰等。

  石榴也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良方。最早记载于南北朝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云:“药家用酸者”“入药惟根、壳而已”“子为服食者所忌”。唐代中医食疗学家孟诜《食疗本草》中说,石榴“主谷利、泄精”。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榴者,天浆也,止泻、化淤、清渴、祛火。”石榴花、石榴叶、石榴籽、石榴皮、石榴根均有药用价值。

  介绍完这些民俗小趣闻,笔者非常感慨地对伊朗朋友说:“石榴不仅见证了中伊两国人民沿着丝绸之路开展友好交往的历史,而且预示着两国合作还将收获更多硕果。”大家纷纷点头称赞。

  石榴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为了活跃气氛,笔者又向伊朗朋友讲述了唐明皇和杨贵妃浪漫爱情中一则与石榴有关的故事。

  据史载,杨贵妃对石榴情有独钟,喜食石榴果、爱赏石榴花,因其花开盛夏灿若烟霞,恰像舞裙飘转,更爱穿石榴彩裙。为此,唐明皇投其所好,在华清宫遍栽石榴树供她观赏(今华清池内五间厅下的那株石榴树,相传即为杨贵妃亲手所栽),出现了长安“榴花遍近郊,城垣载石榴”的盛景。唐明皇还令专人为杨贵妃酿造石榴美酒。每逢初夏,石榴花竞放之际,唐明皇便在火红的石榴花丛之中设酒宴与贵妃赏乐……杨贵妃酒醉之后双颊绯红,让唐明皇更加心生怜爱、隆宠不断,经常不理朝政。大臣不敢责怪皇上无道,只好迁怒于杨贵妃,对其拒不施礼,杨贵妃对此感到十分不悦。

  一日,唐明皇设宴招待群臣,让杨贵妃献舞助兴,贵妃借酒撒娇向唐明皇耳语,说众臣对她不施礼、不恭敬,不愿献舞。唐明皇即令众文官武将以后见了贵妃要一律施礼,拒之将以欺君之罪严惩。众臣无奈,自此凡见贵妃无不惶恐下跪施礼。中国国粹京剧的经典剧目《贵妃醉酒》,反映的就是这一情态。久而久之,“石榴裙”就成为中国古代年轻女子的代称,人们形容男子被女人的美丽所征服,称“拜倒在石榴裙下”。这一典故也源于此。

  自此,石榴裙也开启了唐代妇女的穿衣风尚,一时“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全唐诗》中,描写石榴或与之有关的诗句就达到了93处。连一代女皇武则天也抵不住石榴裙的魅力,曾写过“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的诗句。石榴裙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形成了流传千年的“石榴风尚”。

  1000多年过去了,华清宫历经沧桑,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风貌,那株石榴树树身通体疙瘩、老态龙钟,枝干曲曲折折、布满青苔,但依然临水而生,盘根错节、苍劲有力、枝繁叶茂、婀娜多姿,树的主体部分已经挣脱池塘围栏的束缚,倾斜着向水面生长。树高有8米多,树围1.6米,树冠覆盖面积达57平方米,每逢石榴花盛开的季节,在繁茂的绿叶中榴花朵朵绽开,风过花丛,红花摇曳,宛若火焰一般,与碧绿的池水构成一幅艳丽的画卷。至今,华清池五间厅下,年年榴花盛艳、果实累累。

  石榴树的寿命一般在200年左右,但是,这棵树的树龄却是普通石榴树的6倍,存活到现在已是不可思议,如今还能年年结果更属奇迹。

  赠送杨贵妃手植石榴树照片

  当笔者讲完这个故事,伊朗的朋友听得如痴如醉,不知是谁好奇地问了一句:“‘杨皇后’一定很漂亮吧?”一时间,大家都说要目睹一下这位美丽“皇后”的芳容。

  好在出访前,笔者请朋友在华清宫拍摄了“贵妃出浴”“唐明皇与杨贵妃起舞”的雕塑,以及杨贵妃亲手栽种的那株石榴树的照片。

  当笔者拿出照片时,大家非常高兴,争相传看。看着这番热闹的场面,笔者打趣说:“照片我带了一些,但‘皇后’只有一位,就送给在座的军衔最高的朋友——瓦希迪将军吧,石榴树的照片可以送给每位朋友一张。”瓦希迪将军高兴地说:“这是中伊两国人民友谊最好的见证,我们一定要好好珍藏,让更多的人知道。”此后,每次座谈会上,伊朗的朋友都对这段故事津津乐道。

  当中方代表团结束访问行程,准备离开德黑兰时,前来送行的伊方军官告诉笔者:瓦希迪将军特意准备了两箱伊朗的石榴请王将军的“皇后”品尝,已经送上飞机。这份意料之外的礼物让笔者既惊又喜。中国驻伊朗大使庞森得知来龙去脉后,高兴地称赞这次访问是一次成功的“石榴外交”。

  回国第二天,恰好赶上单位召开年终总结大会,笔者在会议结束时把带回的石榴和出访的趣事,拿出来和同志们一起分享。大家一边吃着鲜红多汁的石榴,一边说,石榴好吃、故事好听,“石榴外交”甜蜜、浪漫而成功。

  丝路承载着中伊两国的友谊

  石榴流传的过程,不仅仅记录着中伊两国交往的一段佳话,还播下两国友谊的种子,深深地扎根于两块肥沃富饶的土地,不断开花结果、造福人类。中国和伊朗是亚洲东西端的两个大国,都拥有古老的文明,肩负历史的重任。如果说,历史上中伊两国为开辟陆海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文明交融作出了重要贡献,那么,今天两国的友好交往,更是对“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了伊朗政府和各界朋友的积极回应。这次访问中,无论走到何处,伊朗朋友都纷纷向代表团咨询“一带一路”倡议的情况,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愿,有的甚至还提出了具体合作路线图,强调伊方愿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将伊朗东向政策和中国向西开放战略对接,希望在传统的能源合作基础上拓展产业合作,将中国的优质产能与伊朗推进工业化的需求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一些伊朗朋友表示,伊朗经济发展的第六个五年计划可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战略对接。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两站,作为两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中伊两国文化各有所长,都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更加无法阻挡中伊两国的相互走近、增进合作,无法阻挡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深化友谊。




原文链接:https://www.hljzx.gov.cn/index/wstd/202409133631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