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清风政协 > 正文

“桃花源”的变化与温暖——人民政协报记者与湖北省政协办公厅派驻神农架乡村振兴工作队同吃同住同劳动日记(八)

发布时间:2024-12-31 来源: 湖北省政协 作者:佚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近年来,全国各级政协组织选派了一批批作风过硬、勇于担当、敢于冲锋的驻村第一书记,全面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11月26日至12月6日,人民政协报社第14支“三同”活动小分队前往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新华镇石屋头村,与第一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12月16日起,《人民政协报》陆续刊发记者贺春兰、李佳珊、李玉祯采写的“三同”系列日记。我们同步转载,供学习互鉴。

  

  “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在神农架林区新华镇石屋头村10天的沉浸式观察和体验,让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理解得更为深刻。

  

  初到石屋头村,感觉这里仿若一个远离外界喧嚣却有着现代公共生活设施的“桃花源”。深山密林高海拔,置身其中,有一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感觉。

  

  而随着深入部分农户家里了解情况,我们又很揪心。在这里,起早贪黑地忙碌已经成为村民们的一种习惯。即使在非农忙季节的冬日,我们为了见到村民们也要夜访农户,并不时感慨他们满面沧桑的辛苦劳作和尚不能抵御风险的微薄收入。

  

  因为适合当地资源禀赋的产业探索刚刚开始,青壮年劳力多到外面打工去了,留在村里的多是留守老人。也因为村庄集体经济很弱,靠村民的经济力量很难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而随着了解的深入,我们从湖北省政协办公厅派驻神农架林区新华镇石屋头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工作中,看到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地给当地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的令人欣喜的变化。

  

  在石屋头村,我们看到了返乡的青年大学生、改善生态环境的“清洁家园行动”、过去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的红火小日子。在湖北省政协办公厅帮扶下,石屋头村公共生活设施建设日益现代化,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开展了民宿致富的探索……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石屋头村村民们的感受中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

  

  我们感动于村里老人对村庄文明的守望,亦被探索民宿经营的第一批农户们的抉择触动——我们看到了石屋头村村民身上呈现出的蓬勃而旺盛的生命力,一种奔向美好生活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在石屋头村全面振兴实践中,驻村工作队这支帮扶力量不可或缺。

  

  在石屋头村,我们看到了湖北省政协办公厅从物质、人才、文化等各方面帮扶石屋头村人民、服务石屋头村振兴和发展的真切努力。从老百姓感激的目光中,我们亦看到了政协组织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鲜活范例。

  

  石屋头村人口很少,还处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初期。但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力量和希望,看到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在内的“五大振兴”实践及其给我国农村带来的新风貌。

  

  三年前,第一书记王平准备出发前来石屋头村的时候,湖北省政协主要领导交代:“你此行去,要帮助村党支部把党中央的好政策落实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把习近平总书记关怀和中央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王平认真履行了第一书记的职责。在石屋头村党支部的壮大中,在党的一件件惠民政策的落实落地中,石屋头村群众自然而然地真切感受到了这份温暖。

  

  “干部和党员是党的形象的具体体现,老百姓正是透过我们这个窗口,有了真实的认识和感知。”不仅仅是王平,我们听到湖北省直单位派驻神农架林区的多位第一书记也是这样说的。

  

  而对第一书记和群众交流沟通的近距离观察,也让我们对自己——一个普通党员如何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坚守党性、践行初心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原文链接:http://www.hbzx.gov.cn/532/2024-12-26/6575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